010-87925868
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地名地理信息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人民生活便利化等各方面。当前,以地名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数字中国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和数据作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时代潮流,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

地名地理信息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人民生活便利化等各方面。当前,以地名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数字中国建设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地名地理信息关系国家战略性资源

研究表明,人类活动80%的信息与地理位置有关。地理信息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前提,是一个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各国政府实施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据,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8年11月在浙江德清县举办的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就共享数字经济、实现永续发展、建设智慧社会、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议题形成了诸多共识,达成并发布了《莫干山宣言:同绘空间蓝图,共建美好世界》。宣言呼吁所有会员国、各机构、学术界、产业界和个人,包括联合国系统,明确将地理信息与国家发展议程相关联;塑造和发展数据驱动和位置信息化的智能、综合、韧性和可持续城市。携手努力,构建数据和地理信息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促进有效的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和地方合作及伙伴关系,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支持国家发展利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增进政府、学术界、产业界、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之间的伙伴关系,弥合地理空间信息鸿沟。

地名作为社会基本公共信息,在国家宣示主权、行政管理、经济社会建设和国内外交流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地名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2014年至2018年,国家启动实施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开通了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用于推广标准地名使用,推动地名信息社会共享。2月23日,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在介绍“十四五”期间民政部重点工作时亦提及规划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

地理标志是识别产品来源于某一地区的标志,是一个区域的象征和名片,对提升地区知名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3月1日,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对方的地理标志,标志着人文地理与产业品牌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认同。纳入协定的都是双方久负盛名、家喻户晓的地理标志,总数量超过500个,如中国的绍兴酒、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富平柿饼、吐鲁番葡萄干等,欧洲的香槟、巴伐利亚啤酒、帕尔玛火腿、马吉那山脉橄榄油等。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类型,凝聚着特定地区生产者的智慧、劳动和文化,保护地理标志有利于培育地区品牌,带动新的产业集群发展。3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1)》,强调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启动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着力打造区域品牌和特色地理标志产品。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签署和生效为起点,保护与发展地理标志将成为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振兴农村经济以及更好地扩大开放的重要途径。

地理信息产业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地名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融合了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服务业,具有链条长、能耗低、效益高的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中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地理信息产业迎来了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快速提升。从2015年的360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4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8%。2020年,在国内外经济发展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仍保持增长势头。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资料显示,2020年1-9月,协会重点联系的263家地理信息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

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地理信息产业不仅成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数字中国各项构想规划的落地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不论是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还是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抑或是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都起到了基石的作用,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性力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表示:权威准确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是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建设的基础数据资源。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致力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数据获取能力、科学技术体系、标准化体系、人才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都处于国际前列,支撑了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

“从精准农业到智慧农业,从数字矿山到智慧矿山,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从乡村振兴到数字乡村,全国的地理空间在数字化,各行各业在数字化,这极大地扩大了地理信息产业的空间。”李朋德表示,在新时代新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地理信息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发展,响应社会化新需求、拥抱大数据新技术、创新地理知识新服务,把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做强做大,做成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中国地名学会发起共建中国地名大数据中心

地理信息大数据是数字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社会分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大数据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提出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要求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

国声智库立足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的生产要素作用和战略性资源价值,联合共建中国地名大数据中心,支持构建规范化的数据开发利用场景、丰富数据产品,使大数据成为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20年11月24日,由中国地名学会、国声智库、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地名学会地名公共服务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地名大数据中心正式揭牌。

中国地名大数据中心由中国地名学会主导发起,人民日报出版社、国声智库、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来自智库、高校、企业界的多家单位在北京联合共建,旨在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国家大数据战略,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中心立足国家地名地理信息产业,聚焦地名地理信息公共管理服务,广泛深度归集全国地名地理信息并建设综合数据库,做好全国地名地理数据汇聚整合、共享开放、应用融合等数据采集、更新、管理和使用工作,开展针对地名地理信息公共管理服务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地理信息集成等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研究,为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需求提供高效、通用、可扩展的舆情监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多元化、个性化、可视化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形成面向政府和社会的地理信息数据、功能、软件、硬件全方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及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体系,适时开展地名数据权威动态发布,把地名地理数据统起来、用起来、活起来,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价值转变,更好地服务地名地理产业数字化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依靠现代技术手段传承发展地名文化,让地名在新时代更加有效地记录历史、传承文脉、凝聚精神、服务社会,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苍穹数码创新推动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国家信息化建设,在业内率先打通地理信息全产业链,曾参与全国地名普查工作,2019年以来连续两年入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

苍穹数码专注国产自主可控地理信息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开发,致力于提供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驾护航。经过多年积累与沉淀,锻造了一支高度稳定的核心技术团队,取得了跨平台GIS开发技术、全空间二三维一体化技术、GIS+BIM技术、光学影像与SAR影像自动配准技术、基于PS-InSAR的地表形变检测技术、多模态影像智能匹配技术、三维实景模型构建技术等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了KQGIS系列平台(KQGIS桌面平台、KQGIS服务平台、KQGIS移动平台)、规建管一体化平台(三维BIM+GIS的城市CIM平台)等支持全国产业软硬件环境的系列平台级产品,开发了多源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卫星导航定位定向系统、一体化业务协作架构系统等应用成果和200余种软件产品,获得核心技术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300余项,为我国地理信息核心技术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20年来,苍穹数码的软硬件系列产品在国土资源、农业、智慧城市、不动产、测绘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苍穹KQGIS平台作为国内首个全国产化地理信息平台,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智慧城市、军事信息化等领域,2019年被纳入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采购目录。

凭借自主可控的GIS产品与技术,苍穹数码在数字政府、智慧校园等项目建设方面累计了相当的实践经验,为智慧城市、数字中国建设夯实基础。苍穹时空大数据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以时空信息为基础,整合空间地理信息、公共专题信息、物联网感知信息等,建立时空信息大数据,搭建全域统一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采集、管理基础性信息资源的服务能力,也为其他智慧城市信息交换共享与协同应用提供载体。2020年10月,苍穹数码被授予“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智慧园区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荣誉证书”,标志着苍穹数码成功晋级智慧园区标准体系建设“国家队”,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骨干力量。

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苍穹数码将3S、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三农”深度融合,自主研发了“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大数据平台”和“乡村治理信息化平台”等农业农村系列产品,致力于提升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发展新型智慧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苍穹数码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与各高校间的深度合作,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与高校共同构建市场、技术和人才于一体的合作框架,为推动地理信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苍穹数码已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入选教育部2020年第一批、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苍穹数码将不断为高校提供学习和实践最前沿技术的机会和平台,并针对产业当前人才技能需求,协助学院进行实践和实习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真正做到“以产促学”。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苍穹数码将紧紧抓住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建设和新基建项目实施的重大机遇,秉持“追求卓越、创造典范”的发展理念,继续坚持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以科技创新为不懈追求,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与相关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不断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苍穹数码将以地理信息数字化为抓手,联合政府、智库、高校、协会组织等各界智慧与力量,打造“丝路国际地理信息数字港”,建设中国地名大数据中心客户端,筹备举办“丝路国际地理信息产业智库峰会”,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国家经济增长增添动力,为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王殿彬 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蕴峰 国声智库执行主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外经济比较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晓光 国声智库高级研究员、北京智慧界知识产权集团董事长)
copyright@2015 苍穹数码 All rights reserved | 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7423号-1|技术支持:鸿睿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