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7925868
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从碳汇交易到生态旅游:苍穹数码探索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新路径

在生态重点区域的保护与发展实践中,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始终是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核心命题。通过系统性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许多地区正探索出一条融合碳汇交易、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的 “两山” 转化路径,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创新范式。

一、规划先行:给绿水青山画张 “转化蓝图”

要想让生态资源 “活起来”,科学规划是第一步。规划需紧密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与生态本底,以构建 “多核心、多片区、多廊道、多节点” 的生态安全格局为目标,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水源地为生态核心,针对不同地貌单元(如流域生态保育区、浅山区生态修复区、平原生态整治区)制定差异化修复策略,通过河流、林带等生态廊道串联关键节点,形成全域生态连通网络。

同时,规划的落地通常依托一系列重点工程,如:给森林湿地 “强体”,提升固碳能力;为流域水生态 “焕新”,净化水质;帮矿山 “疗伤”,让废弃矿区重披绿装;护生物多样性,为珍稀物种建 “安全屋”等。这些举措不仅能够解决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单一、生物多样性受损等问题,更夯实了碳汇交易、生态旅游等产业的资源基础。

二、碳汇交易:让森林 “长出” 真金白银

一片茂密的森林,每年能 “吃掉” 海量二氧化碳。比如一片高覆盖率的森林,固碳量相当于数万辆汽车一整年的排放量。如今,这些 “生态功劳”将通过碳汇交易变成真金白银。

对于不同的区域,规划建议创新设立区域性碳汇交易平台,推行"小规模、精运营"的碳汇开发模式,通过优化林地质量、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将新增碳汇量纳入市场交易体系。收益专项用于生态养护、植被恢复与低碳设施建设,形成"造林-固碳-增值"的良性循环,为碎片化绿地生态价值实现提供示范。

部分林区与企业合作探索"林光互补"新模式,在保障生态功能前提下,利用林间空地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通过碳汇交易抵消能源生产碳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曾经“只投入不产出’的生态保护,正逐步转型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三、生态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 “摇钱树”

规划创新"生态红线智慧管控"机制,运用三维建模技术划定旅游开发边界。在重点生态区域打造“生态体验+科普教育+产业融合” 的旅游产品体系,可以将自然景观转化为旅游资源。

徒步旅游是现在年轻人的潮流运动,优质的森林片区凭借其生态禀赋,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森林特色旅游线路,将生态徒步等项目融入其中。高负氧离子环境与完善的服务设施能够吸引大量游客,旅游收入有望成为当地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在地质敏感区域,规划将生态修复工程与科普研学相结合,建成多条兼具生态保护与教育功能的游览线路。
四、协同发展:构建 “两山” 转化闭环

规划创新建立的"碳汇+旅游+康养"融合发展模式,形成可持续生态经济闭环。碳汇交易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质量,为旅游业创造优质环境基底;旅游产业发展反哺碳汇市场,形成双向促进机制。

规划构建的多元化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已显成效。在部分景区试点"碳中和体验"项目,游客可通过参与植树、低碳游览等活动积累碳积分,并实时查看生态贡献值。配套开发的生态教育课程,将环保理念融入旅游体验,显著提升公众参与度。
五、未来展望:打造 “两山” 转化典范

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两山” 转化将更具科学性: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与生物多样性,为碳汇交易提供精准数据;利用三维建模、VR 技术打造 “线上+线下” 生态旅游场景,如虚拟碳汇林认养、生态修复过程可视化;建立全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量化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为产业融合提供决策支撑。

从规划到实践,“两山” 转化的核心在于构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通过碳汇交易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通过生态旅游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消费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转化效率,最终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可持续路径。

苍穹案例

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自然资源领域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城乡规划甲级资质及专业的规划咨询团队,能为各级政府提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资源转化的规划咨询服务。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链条落地,目前已为全国以下地区提供生态修复相关规划咨询服务:

1.《北京市怀柔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2-2035 年)》
2.《井冈山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25 年)》
3.《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生态要素与生态空间规划专题研究》
4.《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生态保护红线评估项目》
5.《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天马山镇人民政府天马山森林康养旅游项目》

苍穹数码将继续为各地提供专业化生态修复规划服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苍穹规划设计研究院投稿)
copyright@2025 苍穹数码 All rights reserved | 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37423号-1|技术支持:鸿睿思博